财新传媒
2010年04月21日 05:58

解剖ABACUS 2007-AC1

解剖ABACUS 2007-AC1 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让人头疼。光专业名词就一大堆,理解起来就更困难了。相信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听人解读这些金融衍生产品就如听天书。即使对金融专业人士,这些产品也复杂到难以理解。那么,让我尝试一下,用一般人能听懂的话解读一下高盛著名的ABACUS2007-AC1合成抵押债务债券。   让我们来一步一步解剖这个闯了大祸的债券,高盛发行的金融衍生产品ABACUS2007-AC1,看看它有什么玄妙。 债券的核心 这个债券的核...
阅读全文>>
2010年04月20日 07:13

你只是幸运而已

1995年巴菲特和盖茨到中国旅游,途经三峡。巴菲特看到长江纤夫艰苦的拉着自己所乘的船,不禁感叹道“说不定他们中的一个也可以成为盖茨。但是他们生在这里,注定一辈子以拉纤为生。他们没有这个机会。而我们有今天的地位纯粹是幸运。”

确实,人从一出生就要靠幸运。首先,一个人的基因是无法改变的。你的智力、体力、性格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基因的作用。其次,人出生的地点也要靠幸运。巴菲特如果出生在索马里而不是美国,估计也...

阅读全文>>
2010年04月19日 07:02

高盛如何欺骗了投资者

高盛如何欺骗了投资者

高盛被起诉是华尔街的一件大事。根据诉状的描述,高盛是如何欺骗了投资者呢?

首先,高盛卖的是大型合成抵押债务债券(Synthetic CDO)。在2007年4月26日,高盛卖了名为“ABACUS 2007-AC1”的大型合成抵押债务债券给投资者。

其次,这个债券与一般CDO债券的不同之处在于里面包含的是信用违约掉期(CDS)合同。这些CDS相当于对抵押债券的保险。由于内部包含的是CDS而不是一般的债券,因此被称作合成(Synthetic)抵押债务债...

阅读全文>>
2010年04月18日 07:11

高盛地产基金损失98%

最新的披露显示,高盛旗下的Whitehall Street International 国际房地产投资基金的18亿美金资本金,在2009年底只剩下了最后的3千万美金,帐面损失了98%以上。这个基金成立于2005年,高盛是这个基金最大的投资人,投资了4.36亿美金。

无独有偶,摩根斯坦利的88亿美金的国际房地产基金业早些时候也被披露将损失高达三分之二的价值。这些房地产基金之所以损失惨重,就是因为严重依赖债务杠杆,成倍放大了损失。

关于杠杆,我认同...

阅读全文>>
2010年04月17日 14:24

GMO最新发表的7年各类资产回报率预测

GMO最新发表的7年各类资产回报率预测

GMO截止于2010年3月的未来7年各类资产回报预测显示,美国30天到2年的国债未来7年每年平均实际回报将为-0.6%左右。这说明短期美国国债有可能被高估了。

  如果再看一下美国国债的收益率。2年期国债与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之差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达到了2.8个百分点左右。这是一件2个Sigma的事件。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压低利率,购买国债,人为提高了短期国债的价格,使短期国债的收益率被人为压低。而10年期的长期国债则更多的是按照市场对未来通胀的预期增强而逐渐价格下降,收益率上涨。所以两者的收益率差达到了历史高点。

阅读全文>>
2010年04月16日 21:52

思想的竞争

邓普顿爵士认为“自由竞争的增加有可能让那些最具盛名的机构在未来五十年里消失,尤其在那些限制自由竞争的国家更是如此。”

其实,这不仅是商业的竞争,还是思想的竞争。当代国家间的竞争早已不是单纯的资源竞争,而是思想竞争。由于人类沟通方式的革命性进步,思想的传播与交换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一切压制思想,限制思想流动的方式都在受到巨大的挑战。

思想的竞争与商业竞争一样,也可以有多种战略。

思想垄断

与...

阅读全文>>
2010年04月16日 05:54

解读邓普顿爵士的话

解读邓普顿爵士的话

邓普顿爵士的话,精华在最后一段。但是,要充分理解这最后一段,需要许多背景知识。

“你只有把资产净现值放到那些被证明有着最高的利润率和最快的盈利增长的公司股票中才行。除此之外,我没有找到任何更好的方法能在未来持续多年的金融混乱中成功。盈利能力,尤其在多个国家的盈利能力,仍将非常宝贵。”

首先,邓普顿爵士早在5年前就已经预言了金融危机。而且,他还预见到了随后的政府借债,印钱救助。

泡沫破裂所带来的债...

阅读全文>>
2010年04月15日 17:43

约翰·邓普顿爵士的最后遗嘱

投资大师约翰·邓普顿爵士(Sir John M.Templeton)于2008年7月去世。但是早在2005年6月,他就给朋友和家人留下了一份备忘录。这份备忘录最近才被发现。标下划线的是他本人的原话。

约翰·邓普顿

Lyford Cay, Nassau, Bahamas

June15, 2005

备忘录

金融混乱——在未来5年里很多国家都会是这样。“混乱”这个词是被用来表达利润率降低同时生活成本加速上涨的可能性。

人们越来越频繁的问我的意见,未来金融将发生什么。...

阅读全文>>
2010年04月15日 08:05

Sir John Templeton’s Last Testament

The memo of Sir John Templeton follows, punctuation is his own:

John M. Templeton

Lyford Cay, Nassau, Bahamas

June 15, 2005

MEMORANDUM

Financial Chaos – probably in many nations in the next five years. The word chaos is chosen to express likelihood of reduced profit margin at the same time as acceleration in cost of living.

Increasingly often, people ask my opinion on what is likely ...

阅读全文>>
2010年04月14日 09:46

麦肯锡:通货膨胀如何侵害股东价值

麦肯锡:通货膨胀如何侵害股东价值

2010年3月的麦肯锡季刊发表了题为《通货膨胀如何侵害股东价值》的文章。文章提出随着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降低利率增加开支,通货膨胀可能卷土重来。

麦肯锡认为很多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通胀对股东价值的损害:

“乍看起来,通货膨胀对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似乎微不足道。毕竟,只要企业管理者可以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客户,他们就能阻止通货膨胀侵蚀股东价值。大多数管理者都认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只需确保企业盈利随...

阅读全文>>
2010年04月14日 05:50

通胀投什么?

既然通胀不利于股票,那么投什么好呢?在巴菲特《通货膨胀如何欺诈股票投资者》一文的最后,《财富》杂志介绍了巴菲特作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千万富翁的背景。而且,《财富》杂志还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为什么一个对股票这么不看好的人拥有这么多的股票?”巴菲特的回答:“一部分原因是习惯了” “另一部分原因是股票意味着生意,拥有生意比拥有黄金或者农场有趣多了。除此之外,股票恐怕仍然是在通胀时期所有很差的投资选择中...

阅读全文>>
2010年04月13日 06:53

以格雷厄姆的方式投资

以格雷厄姆的方式投资

这是一个有争议的方式。乐观者会认为这一方式忽视了增长的潜力,过低估计了公司的价值。悲观者会认为这一方式由于历史的原因,过高估计了公司的价值。

一般人所用的P/E的P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股价。但是E就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是未来一年的预期E,可以是2年后的预期E,还可以是过去1年的E。在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一书里,在分析盈利时,强调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因此主张用平均盈利。而且,还要不少于5年,最好7或10年。“not ...

阅读全文>>
2010年04月12日 17:50

关于《通胀》一文的疑问

看到读者的评论,认为通胀时期股票不一定表现不佳。其逻辑是通胀时期净资产随通胀增加,即使ROE不变,但由于ROE是净资产回报率,净资产增加,回报自然增加。

这种说法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从会计的基础常识讲,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净资产并不能随着通胀而增加,因为会计上净资产增加一般只能通过两种方式:1.盈利 2.增发。对于盈利的讨论,巴菲特已经把五种方式说得非常清楚。而如果不增发,则净资产无法增加。假设一个公司变卖...

阅读全文>>
2010年04月11日 17:43

关于巴菲特文章的几点思考

巴菲特33年前的旧文《通货膨胀如何欺诈股票投资者》非常值得一读。我仔细研读了原文许多遍,还把文章翻译了一遍来加深理解。33年前,巴菲特还只是一个出色的投资者,并没有今天的名声与财富。但是,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思路与逻辑就已经显示出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股权债券

传统的思维认为股票与债券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根本不可比。但是,巴菲特却认为这两者在本质上没什么不同。这种看似离奇的观点,实际上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以...

阅读全文>>
2010年04月09日 12:36

通货膨胀如何欺诈股票投资者

通货膨胀如何欺诈股票投资者

本文原载于1977年5月的《财富》杂志,发表文章时,巴菲特46岁。在文中,巴菲特阐述了通货膨胀对股票投资的影响。这篇文章对我们今天的投资仍然有借鉴意义。

(这篇文章是本人翻译的,水平有限,仅供参考,错误难免,请尽量参考原文。)

通货膨胀如何欺诈股票投资者

核心问题在于:股票市场的资本回报率没有随着通货膨胀而上升,而似乎是停滞在了12%

作者:沃伦 巴菲特,《财富》杂志1977年5月号

股票在通货膨胀环...

阅读全文>>
2010年04月09日 06:09

推荐一篇文章

目前情况看,未来几年我们处于通胀环境的概率比较大。很多投资者都要面临在通胀条件下进行投资决策的挑战。在此推荐一篇33年前的旧文《通货膨胀如何欺诈股票投资者》 (How Inflation Swindles the Equity Investor)。

这篇文章是巴菲特在1977年《财富》杂志上发表的。为了精读,我把文章翻译了一下。建议有条件的还是要读原文,因为翻译毕竟是不准确的。这篇文章的精髓我认为就是巴菲特提出的“股权债券”的概念。全文就是围绕着在通胀条件下股票这种“股权债券”所受的影响。而且,文章对通胀对投资,政府税收对投资,通胀对社会投资的影响都有比较详细的讨论。

阅读全文>>
2010年04月08日 06:35

投资者如何比较不同的公司

虽然股票背后的公司千差万别,但对投资者来说,这些都只不过是伪装成股票的“股权债券”而已,与债券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巴菲特在1977年《财富》杂志的文章《通货膨胀如何欺诈股票投资者》(How Inflation Swindles the Equity Investor)中首次提出了“股权债券”的概念。

http://blog.caing.com/expert_article-5598-1991.shtml

他认为,虽然人们认为股票与债券不同,是对不同的实际资产的所有权,但本质上股票与债券没...

阅读全文>>
2010年04月07日 06:24

失去想象

刚刚读了《财富》杂志Philip Elmer-DeWitt的博客文章《iPad与计算机工业的失败》 (The iPad and the failings of the computer industry),深有感触。iPad及苹果的成功值得计算机工业反思。

iPad推出,首日卖出超过30万部,这也许在财务上对苹果影响甚微,但却显示苹果仍然有“想象、设计、制造并及时交付给消费者精美而又负担得起的计算机产品”的能力。

确实,在iPod之前有MP3,但是iPod卖出了2.5亿个,形成了一个新的产品...

阅读全文>>
2010年04月06日 06:43

数据分析——联想能并购多大的企业

数据分析——联想能并购多大的企业

4月5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对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表示,目前正搜寻更多并购机会,以增强移动互联网业务。

杨元庆称,正在关注手机市场收购机会,“如果公司情况确实合适,价格不错,且公司认为有能力将其整合到我们的集团,我们将进行收购。”

因为并购的原因,很多人对联想股价很有期待。UBS的分析报告还称并购是联想股价的改变性因素(Swing Factor)。那我们就从现有的数字分析一下不增发不借贷情况下联想能...

阅读全文>>
2010年04月05日 18:14

透过数字看基建——铁路

透过数字看基建——铁路

铁路是基建中另一个重要投资方向。截至2009年底,我国约有86000公里铁路。这只相当于美国铁路长度的一半不到。但是,美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

   但是,如果从运量来看,中国的铁路系统用不到美国铁路一半的长度,比美国铁路系统承担了更多的运量。

   如果从各种运输方式的货物运量来看,铁路的比例一直在下降。但是,2009年公路运输的数字来自于2009年统计年报,这个数字有一定疑问。年报显示公路运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