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资产越多,消费意欲就越强,也就越能促进经济发展。这就是所谓的“财富效应”。这种说法来源于美国互联网泡沫时期。但后来有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经济数据并不支持所谓“财富效应”的存在。而现在中国也提出要提高群众财产性收入,其实不过是美国所谓“财富效应”的变种。
过去10年,美国人的资产曾经有两次明显增值: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和过去几年的房地产泡沫。在泡沫中,人们感觉自己的财富增加了。我记得90年代末,在互联网泡沫高峰时,一个在硅谷工作的朋友对我说他很快就要退休了,因为他公司的股票已经增长了很多倍。但是随后的互联网泡沫破裂,让许多人的梦想破灭。我的朋友至今也没有退休。而在前几年的美国房地产泡沫中,很多人的房产大幅升值。因此很多人用房地产升值的部分做抵押,借Home Equity Loan来消费。而很多不具有支付能力的人也可以借到“次级贷款”买房,当房屋升值后就可以用升值的部分来支付。这一切看上去很美,其实只不过是低利率下流动性泛滥所造成的泡沫幻象。而随着泡沫的破灭,所谓的“财富”灰飞烟灭,还造成了整个经济陷入危险的境地。
针对中国经济转型,很多人提出要提高消费,还提出要提高群众财产性收入。近年来消费在中国GDP中占比不断降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不断降低。这就造成了真实需求的不足。如果不切实提高劳动收入,提高真实需求,而是靠股市、楼市的泡沫,依靠所谓的“财富效应”来提高消费,那是非常危险的。目前流动性泛滥,是泡沫产生的温床。如果幻想用泡沫去提高人们的财产性收入,通过财富效应提高消费,那么到头来终将是一场空。
0
推荐